传说中的联想高管都什么样?来看杨元庆、刘军、陈旭东的故事
探讨当下联想的战略转型,不能不涉及联想人尤其联想元老的精神气质。业界人称中关村教父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以老成持重、深谙商道闻名,他不仅为联想31年来披荆斩棘终成全球标杆呕心沥血居功至伟,更因独具胸怀及人格魅力,为企业带出了一众低调而擅打胜仗的职业经理人,此即未来联想能否成为百年老店的根基。不难发现,台面上的联想高管多深藏不露,鲜见个性化表达。在公司人角色之外,他们私下到底什么样?看《联想涅槃》作者李鸿谷讲述的几个小故事。
创业元老再出发
2013年10月,联想的GLT(编者注:全球领导团队)会议在巴塞罗那举行。当时我与刘军约好,春节前他得闲我们小聚,喝点小酒,听他讲讲非工作的传奇或八卦。可是,那个新年,刘军甚至都是第一次没能在家过年,去硅谷宣布并购摩托罗拉,再赴芝加哥见摩托罗拉员工……问起来,联想的员工都说:刘军,他现在是真忙!摩托的事儿,确实够他忙一阵。再见到他,已是一年之后。2014年的联想GLT会议在新加坡举行,在第三天的晚宴上,我们终于坐在一张桌子上了。在等餐的过程中,刘军招手叫来服务员,要了一道有醋、酱油与橄榄油,还加点盐与胡椒的味碟。他熟练地撕开桌上的硬面包,沾着味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。看见我们好奇的眼神,他想起来解释说:“那年我去美国进修,吃遍了他们所有的面包,发现这个味碟太好了,你可以吃出饺子味。”把面包吃出饺子味,这是真正的中国胃。
未来的摩托罗拉有什么发展的思路?我们的问题很宏大。在饭桌上,这样的问题,其实不容易形成讨论的界面,好在刘军自有化解之术。他问我和我年轻的同事:“你们觉得我们买下摩托罗拉后,未来是用摩托罗拉的品牌,还是继续用联想的品牌呢?”我的答案是至少两个品牌并行吧,就像Think与Lenovo双品牌一样。可我的同事却觉得摩托罗拉品牌没有那么重要了,对更年轻的一代,它并没有形成记忆。刘军说,“是的,像我们这个年纪,是从小看日本电视机长大的。那个时候,如果是国产电视机,经常出雪花点,要去用手拍拍才恢复。所以,我们对国产品牌基本的印象是有疑问的。在我们的记忆深处,我们更相信洋品牌。但新一代,特别是85后真的变了,他们没有我们的经历,更没有我们的包袱……”
作为记者,还算对联想有足够了解的记者,离开新加坡鱼尾狮旁那间海边餐厅,我不免感概:超越自己既有的经验,并意识到自己偏好的来源,刘军的“迭代”更新,真是足够快速。这确实是创业者心态,清空既有,重新上阵。
周庆彤跟我分享了他对小米粉丝经济的研究心得,他一步一步,层层递进地分析小米……我跟他感叹:“四大业务集团年初刚刚成立,联想也刚刚完成从运作型往产品型公司过渡,一年不到,现在联想又要转向用户体验主导了。”
这个任务,谁来突破?陈旭东。
抵达新加坡当天,吃过晚饭我们就与陈旭东相约见面。一周之前,联想宣布他离开中国区与亚太新兴市场总裁之位,来领导以互联网逻辑来组织的联想新公司,刘军与贺志强是这家新公司的联想董事长,陈旭东是CEO,从头来过,重新创业。我问他:“元庆用了多少时间来说服你?”他说:“说服了两次,一次3分钟,一次10分钟。我自己对这事有兴趣,不需要说服。”
一年之前,陈旭东在联想率先成立数字营销团队;之后又推出互联网创业平台“新板凳”——白欲立在这里重新找到了创业热情,2014年7月,由白欲立领导的新板凳发布智能眼镜、智能空气净化器与智能路由器三款新品,迅速引爆市场。对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企业,陈旭东有着深入地思考。在这次新加坡GLT上,他向联想团队分享了他的思索:
“首先,互联网公司总体上占了上风,无论是投资者,还是普通人,都认为互联网公司更有前途,更加关注他们。而对传统企业,关注程度越来越低。互联网企业正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挑战着传统企业的生存空间。相比互联网公司的攻势,大多数传统企业更像是处于守势,试图去保护原有的领地不被侵犯,但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领地逐渐被侵蚀;一小部分公司已经发现了问题,要去变革,却要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第二,互联网公司总体上在做着更为正确的事情,研究客户,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(和变化),积累用户的喜爱度,这些都是基础的竞争力;所以互联网公司会变得越来越强大。而传统企业关注的是企业内部流程,财务指标,这些更像是结果;没有人去关注如何达成这些结果,和互联网公司相比,竞争力肯定会持续下降。
第三,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每天都在创新,充满着活力;每天都在思考客户的需求,客户的体验。检验他们工作成效的,是客户的支持率。传统企业的员工,每天都在自己的流程中奔命,重复着以往的工作,没有激情;不清楚,甚至不关心自己做的事情,是否有利于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客户,只要老板满意就行。
第四,互联网公司通常都有很好的平台,可以支持业务的销售,因此绝大多数人都集中在产品开发上。而开发产品的团队都非常精干:产品经理+ 4~5名开发人员+ 1~2名设计人员+ 4~5名测试人员。每个产品团队投入不大,但同时铺开的团队多。每个团队几乎可以100%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,效率非常高。但最后是否成功,要自己负责,要看客户买谁的帐。哪个团队取得成功,就把资源集中过来把它做大。传统企业还遵循着严格的等级制度,许多事情要层层审批、汇报,效率低下。事情是否成功,似乎取决于领导的英明决策。而多数领导现在都远离市场,远离互联网,不可能有太英明的决策。”
想清楚了两种企业的差别,陈旭东剩下的就是去改变了。他重新创业,领导“神奇工场”的互联网企业,无人意外。这是联想“元老创业”的第三例。在新加坡我跟老贺聊起联想的元老创业,我问他:“旭东之后,谁会是下一个创业者?”他想了想:“应当轮到乔健了吧!”我怔了一下,明白他在开玩笑,我们都哈哈大笑。联想GLT会议,是乔健操持的项目,她正忙着,没有时间听到我们的玩笑话。
陈旭东空出来的位置——中国区与亚太新兴市场总裁,中国区由联想负责大客户的童夫尧接任,而亚太新兴市场,则由Ken(黄建恒)接任。他俩直接向兰奇汇报。写作联想这本书,我集中使用的时间,差不多可以算从2013年巴塞罗那的GLT会议开始,一年之后,在新加坡的新一届GLT,元老在创业、新人在接班,一切生机勃勃。
2014年底,杨元庆在很小范围内邀请了他的一些同事、朋友来家小聚,庆祝自己50岁生日。在这次生日聚会上,他很动感情:
“感谢父母给我生命,辛苦把我抚养成人。那时候他们每个月工资50多,月头给我们发2块,月底没花完还得回收去买米面,其中的艰辛恐怕不是大家能感受到的。感谢老婆,给了我激情的青春岁月,更重要的是给了我那么优秀的孩子,在座有谁的孩子是大家亲自送的?她从孩子一年级第一天开始就亲自接送。感谢孩子,给了我快乐,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,每天的进步都给我快乐,尤其是孝顺。感谢我的同事们,因为我没有服务过第二间公司,你们是我的战友、伙伴,一起走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,我不管说多少次故事,都会说万元奔腾……我希望我们的团队永远都能保留土八路的精神,创业的精神,我们要一起把联想带上新的高度。5年前、10年前,我们都没想过会做成今天的模样,过去是激情燃烧的20年,期待再用这样的激情一起走过10年,走到千亿,你们再接着往前走(我退休),等我们都退休时,就能一起打球喝酒,相伴到老!还要感谢好朋友们,不仅给我,也给我家庭带来了很多快乐……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!”给儿子的信,以及自己的生日感言,是我对联想对杨元庆采访里,他个人信息量最多的部分。这位少年,他走过这本书里记录的这段人生岁月之后,即使在50岁的感怀里,仍然激情澎湃,还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:千亿企业。